3.1、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加大新技术的投入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持续的发展,为更好的符合现在建筑物的性能化要求以及个性化要求,国内的建筑施工技术朝着高科技术化发展是必然的要求。新技术的发展要在企业以及政府双重的支撑下进行,只有在强劲的政府支撑条件下才可以使企业增强在新技术上的投入探索力度。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要求,在新技术的研究使用中,首先要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正确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化的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法,综合治理和消除容易出现漏水的几个关键因素,设计并建造有效的排水体系,修建多道设防以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在防水的施工工艺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因技术条件不够或人为疏忽导致建筑物存在质量缺陷。其次,要在钢筋的连接施工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工艺过程中,只有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的要求来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筋连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施工技术不足引发的问题。 3.2、建筑施工技术向着节能方向发展 最近几年,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提升,不过建筑业巨大的能源以及物料耗用加重了资源紧缺问题的严峻性。现在怎样提高建筑施工的节约能源发展是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建筑施工节约能源是按照节约能源施工技术规范而展开的建筑工程,它适合社会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要求。建筑施工技术朝着节约能源方向发展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健康的居住条件,在建筑施工的流程中也能节约了很多的能源。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节约能源先要拟定科学的、节约能源的施工方法,在建筑施工中,也要增强施工者的学习以及管理意识,在企业员工有节约能源意识的前提下,能够做到科学使用施工资源。 3.3、建筑施工技术向着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优质的建筑工程取决于其施工质量的好坏。而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建筑施工技术向着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十分必要,施工过程中要有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并落实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任务,优化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建筑质量管理和施工人员管理的顺利完成的有效技术。在整个的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控制工作,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使建筑施工技术向着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3.4、建筑施工技术向着生态化、节约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现代工业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的目标和进程都应该首先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对建筑材料要求选用达到低污染标准的材料,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到尽量减少损耗和污染,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技术是关键。中国正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建筑业的发展也应该朝这一潮流迈进。建筑材料尽量使用一些工业废料,合理的利用和节约资源。 3.5、建筑施工技术向着可持续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量要求建筑业也应该做到可持续化、人性化发展。建筑施工存在数量巨大的建筑材料的消耗,节约建筑材料成为必然的要求。建筑节能的观念应当深入到具体的建筑施工中,特别是要深入到建筑材料的使用中。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从规划、设计支出,再到最后的施工都要把环保节能考虑在内,最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总之,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有些施工技术甚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劣,不但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其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高.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2,20:59. [2]候俊,盛锋坡.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2,08:217. [3]李忠欣.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214. |